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在空间站工作生活了5个多月,按照计划,他们在4月中旬就会回到地球!
图源:光明网
而4月12日恰逢“载人空间飞行国际日”。这个纪念日是庆祝人类空间时代的开始,同时重申空间科学和技术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图源:联合国官网
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61年前首次登上宇宙飞船遨游太空,使人类能够从一个新视角对宇宙及其生活的星球有了更好的了解。
星辰大海的璀璨之美,实实在在地撩拨着地球人的心弦!
从人类正式踏进太空的那一天起,充满幻想的未来主义“太空系”也用其神秘魅力,征服时尚圈。
那么,时尚界又是如何完成自己的星际任务的?
01
中国神话与航天人的浪漫主义
对于中国人来说,“上九天揽月”已是一场现在进行时,千年来对浩瀚寰宇的无限想象化身玉兔、嫦娥、神舟……奔赴宇宙,为我们带来专属的浪漫“秘”语。
2021年9月,天猫联合航天文创CASCI,联动中国航天·航天燃、中国航天·十二天宫、中国行星探测等多家航天文创品牌,在杭州天目里举办了首个中国航天文创专场走秀。
悟空号
▲向上滑动
悟空号,中国首颗暗物质探测卫星,肩负于茫茫宇宙中捕获暗物质,探索宇宙源头的重要使命。
“悟空号”整体look以灵动、“斗战胜佛”为灵感来源,以千年后的先进科技和“暗”物质为载体,将风衣外套的材质巧妙变成不常规的压褶面料,营造前卫风格。
肩部和背部放入铆钉彰显锋芒,内搭的黄色紧身衣更是印满结合中国剪纸元素的桃子图案,偶有“撒泼”的可爱,用不羁、自由的穿着方式将大圣的天性和“悟空号”的使命体现得淋漓尽致。
秀款展示者:李响
玉兔号
▲向上滑动
玉兔号,中国首辆月球车,驻扎月球表面,是看过最多星星的兔子,也是最高智商、自带“锋芒”的兔子。
设计师用模拟月球表面的皮质面料制作了眼镜片廓形外套,袖子两侧毛茸茸的兔耳朵可爱软萌,而外套里面搭配的少女感连衣裙和反传统的胸衣结构加上带一点酷飒风的铆钉发箍,更是呈现了一个赛博朋克玉兔少女的形象。
正如以“玉兔”为灵感打造的造型,看似轻薄如蝉翼、单纯温柔,其实暗藏棱角、刚柔并济。
秀款展示者:彭小苒
嫦娥号
▲向上滑动
探月工程,亦被称为“嫦娥工程”,以探寻月球为使命,碧海青天不止,彩云逐月不息。
设计师坚信,每个人DNA里有着活泼和孩子气的一面,仙子可以走赛博朋克风,一身荧光色丝绒渐变面料制作的中式旗袍领配上金属珠编织而成的月亮包包,金属感与荧光感和“嫦娥号”遥相呼应。
飘荡的褶裥和亮光的丝缎结合,给人轻盈柔和的感觉,在行云流水的瞬间随着动作的迭宕,服装产生富有力量感的变化,如同一位具有未来感的、轻盈的少女。
秀款展示者:陈妍臻
祝融号
▲向上滑动
祝融号,中国火星探测器,以祝融为名,探寻火神之家,名副其实。
火神之热烈,以科技感的红色皮革造型体现尽致,将炙热的火焰化身为我国腾飞的航天事业,银色的背包以巧妙的方式置换和重组设计,化为机械腾龙,象征着“祝融号”探索太空未来的使命,凸显科技感,更有一分“征途远寻”的意味。
秀款展示者:李响
夸父计划
▲向上滑动
夸父计划,中国的太阳检测卫星计划。
在这套造型中,充满未来感的黑色纸感连体裤和膝盖位置的烫钻太阳纹象征着夸父最原始的力量感,帽绳被替换成极富夸父指代意味的银色可塑形金属小蛇,也是对中国航天“夸父计划”的致敬。
秀款展示者:李响
如披云赴月宫般梦幻,或如海上生明月般广阔,国人对航天、中国神话的美好幻想在这里都能找到。
02
21世纪的太空时尚风潮
随着航天航空科技的不断发展,时尚界惊艳四座的创作不断涌现。
Louis Vuitton 2022的度假系列就像是来自未来的服装,比如宇航服宽大扎实的廓形,各种星球印花,每个look都有太空战袍的元素。
Iris Van Herpen 高级定制2021秋冬系列, 以“Earthrising”为题,聚焦太空与地球、科技与文明的交融与碰撞。
擅长使用3D打印技术及生物材质的设计师Iris van Herpen,将“工业设计”的概念引入服装,利用手工刺绣、雕刻丝网印刷的网眼等,创造出极具太空未来感的线条图案。
当然少不得宇航服宽大扎实的廓形经典重现。
Nina Ricci 秋冬成衣系列2021
Jean Paul Gautier 2021秋冬高定系列
Louis Vuitton 近几年绝对揭露了自家品牌酷爱星际元素的特质。Monogram Galaxy 系列产品▼
Louis Vuitton 2019春夏成衣系列,几何光感的“太空之旅” ▼
Louis Vuitton2019春夏成衣系列采用了许多太空时代的经典元素,包含银色亮片装与建筑感白色头盔。有稜有角的剪裁、夸张袖子与约略可看出实体宇宙飞船玤样貌的皱褶印花层层堆起宇宙意象,最后改造为碎花图腾的太空装▼
Chanel 2017秋冬成衣系列,所采用的经典款软呢材质与珍珠都被赋予了宇宙风范,搭配上闪亮的黑头月亮靴、半透明航天员印花、菱格纹亮锡披肩、以及彷彿耀眼繁星的几件亮片晚礼服。▼
2017年,SANKUANZ引入宇航服面料,该系列仍保留街头服装的实穿性,收起了过往吸睛张扬的风格,搭配的高筒宇航靴完美契合了太空这一概念▼
Versace 2016秋冬男装系列,以漫天星斗演绎宇宙国度▼
新系列融入天文学、星座及航天员概念为时下 Versace 男士而设。光纤运动套装将未来带到当下,而发光毛衣的收边则仿照太空衣设计。
太空时代风格金属色干湿大衣造型优雅,配搭于白色高领衬衣上。威尔斯格纹西装以圆孔圆形扣眼点缀。无内衬双面毛边克什米尔大衣展露月亮神秘幽暗的一面,与克什米尔运动长裤相映成趣。
然而,关于太空服饰的思考并不仅限于抽象灵感,也具有实用主义的成份。
毕竟离开地球大气层后,每个人都要完全仰赖身上设备来维生。而在太空旅游即将到来的今日,下一代太空装的发展势在必行,且充满着错综复杂的考量要点。
Dior 2014秋冬高级订制服系列探讨的是太空旅游的时尚面向。18世纪的“法式裙装” (Robe a la Francaise) 加入了裙撑和T恤式的上衣,变成了21世纪的“法式飞行服” (Flight Suit a la Franciase) ▼
Giorgio Armani 2011春夏系列,多样化的剪裁,褶皱的领口设计,在丝绸中织入金属丝制成的反光面料,几何形彩色宝石的独到运用,再搭配上大师菲利普·崔西 (Philip Treacy) 设计的独特圆形头饰,让这个服装显得立体而耀眼▼
不同品牌的演绎下,“太空系”时装呈现出亦刚亦柔的多变特质,满足了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一切想象。
03
“太空系”时装的起点
20世纪60年代电影、杂志形象
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于宇宙的向往与幻想,在时尚圈催生出了André Courrèges、Pierre Cardin、Paco Rabanne等未来主义服装设计大师,他们后来也都成为时装界“未来主义”的鼻祖。
1964年春天,André Courrèges 发布了他的“Moon Girl”系列
法国设计师André Courrèges可以说是为时装开拓出“太空系”的开创者,他善于用简洁而富有建筑感的廓形,来塑造未来感。白色踝靴、护目镜、遮阳帽等配饰都是Andre打造“太空look”的法宝。
Pierre Cardin的“太空系”设计丰富多彩、灵活多变▼
科幻氛围更为纯粹的Paco Rabanne,是至今仍被其他品牌不断致敬的经典▼
1966 年,Paco Rabanne 采用金属、塑料和纸张等非常规材料,创造出极具实验意义的不可穿系列 “ 12 Unwearable Dresses in Contemporary Materials ”。此后,品牌还推出了 DIY 版本,以供创作 DIY 手工礼服。
1960s,埃米利奥·普奇为布兰尼夫国际航空设计的空姐制服满满都是外太空的味道▼
70年代晚期是Thierry Mugler特别着重于太空风格的时期,代表作品有散发着铝锡光芒的打褶洋装,以及系上腰带的黄金太空装与头盔式帽子。后面这个造型出自Thierry Mugler 1979秋冬成衣系列,看起来复古又前卫,结合了60年代经典未来主义,以及将于80年代大放异彩的奢靡风格。
Thierry Mugler 1979秋冬成衣系列▼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60多年来,这些看似超越时代的太空时尚,无不向人们展示着科技时代穿着理念的巨大想象空间。
从最初遨游太空宇宙的浪漫幻想,到翱翔于蓝天之际的好奇无畏,再到“入住太空”梦想成真的自豪与荣耀,我们对太空的探索从未止步。
未知,永远是我们对美充满好奇、着迷,并为之不断探索的原动力。
声明:本文由FS深圳服装展发布,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shionsource.cn/showinfo-82-17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