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行情
1、郑棉进入“1”字头
上周,国内棉纺织需求仍然不足,叠加美联储大幅加息,进一步加大市场对棉花消费的担忧,国内棉花价格继续回落。6月17日,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销售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20708元/吨,较前周下跌539元/吨,跌幅2.54%;郑州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19555元/吨,较前周下跌825元/吨,跌幅4.05%。至此,郑棉期货主力合约跌破20000元/吨,进入“1”字头。
2、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国际棉花期货价格下跌
上周,随着美国5月份CPI指数攀至8.6%,创40年来新高,美联储宣布28年来最大幅度加息75个基点,以遏制通胀飙升,美股及商品市场遭重创,国际棉花期货价格下跌,受部分棉商挺价影响,国际棉花现货价格相对坚挺。
6月17日,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报价160.41美分/磅,按1%关税下折算人民币价格为26449元/吨,较前周下跌504元/吨,跌幅1.87%。由于国内棉价降幅超过国际棉价,国内外棉价差继续扩大至5000元/吨以上。
3、涤纶短纤高位回落
上周涤纶短纤高位回落,主要原因是下游需求延续疲软,短纤价格冲高后市场明显跟进不力。上周在美元走强下原油价格回落,涤纶短纤成本支撑减弱,预计近期市场以震荡调整为主。6月17日涤短价格为8880元/吨,较前周下跌320元/吨。
4、粘胶短纤价格上涨速度过快 纱厂补库谨慎
粘胶短纤受溶解浆价格上涨、出口较好等影响,价格继续抬升,粘胶短纤工厂的库存依旧紧张,粘胶短纤市场成交价格保持在15350-15700元/吨,较高报价在16200元/吨。由于粘胶短纤市场价格上涨速度过快,北方市场对于15500元/吨以上的粘胶短纤补库操作较为谨慎,部分纱厂称未来宁可限产或者停产,也不敢在15500元/吨以上进行补库操作,6月17日,粘胶短纤价格为15600元/吨,较前周上涨100元/吨。
5、国内外棉纱价格继续下行
上周,国内纺织市场订单低迷态势未改,棉价连续下跌,国内棉纱价格继续下行。随着国际棉价回落,外纱市场观望情绪升温,价格走弱迹象进一步明朗,当前常规外纱高于国产纱3700元/吨。国内坯布市场走货仍较低迷,棉布价格延续跌势。纯涤纱随涤纶短纤的回落报价下调;粘胶纱线报价则继续上涨。
6月17日,纯棉32S报价28585元/吨,较前周下跌80元/吨;涤纶32S报价13170元/吨,较前周下跌180元/吨;人棉30S报价18900元/吨,较前周上涨200元/吨。
6、后市展望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多数行业工业生产实现回升,而纺织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仍下降3.5%。国内棉花销势延续低迷局面,纺织企业原料补库计划继续后移。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截至6月16日,2021年度皮棉销售进度61.4%,同比下降37.2%。当前正处季节性淡季,需求弱势难改,纱厂面临越来越大的资金和库存压力,近期减产现象有所增加,部分已停工的小型纺织企业为规避风险,计划到新棉上市前后再开工生产。下游坯布企业跟随原料大幅压价,纺织企业利润尚未出现明显改观。终端市场上,5月国内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16.2%,连续3个月维持降势。外需市场订单脱节明显,广东企业反映,部分订单外流至越南等国家,产品堆积、资金链濒临中断无法维持生产,决定停工至10月中旬。多方面显露纺织产业链消费疲软。当前郑棉价格已加速跌至20000元/吨以下,较5月初下跌2000元/吨左右,下游原料采购将更趋谨慎,国内棉价显著承压。
随着美联储激进加息75个基点,英国和瑞士央行跟进加息,市场恐慌情绪爆发。大宗商品市场承压,棉价重心连续下探。6月份,美国农业部调增2022年度全球棉花产量至2640万吨,同比增长3.7%,消费量下调至2646万吨,同比下降0.1%。海外纺织市场悲观态势再度加剧,孟加拉5月针织服装出口金额环比降低19.7%,美国6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44年来新低。经济衰退等多重不利因素下,欧美市场服装订单恐将萎缩,全球棉花供需格局进一步宽松,国际棉价下滑仍未停止。
二、行业运行情况
1、5月中国棉花周转库存:纺企逢低补库 周转库存继续下降
5月,国内棉花现货价格弱势下跌,纺织企业逢低适量补库,国内棉花周转库存有所减少。据中国棉花协会棉花物流分会调查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全国棉花周转库存总量约364.93万吨,环比减少47.13万吨,降幅11.43%,高于去年同期95.99万吨。其中,内地周转库存为49.03万吨,环比减少3.92万吨;新疆43家仓库商品棉周转库存为315.9万吨,环比减少43.21万吨。
2、5月棉纺织企业调查:成交略有恢复 纺织品产量环比上升
据棉花展望消息:5月,棉花企业在还贷压力下调低销售价格,国内棉价弱势下跌。国内多地疫情得到明显控制,同时大部分纺织企业原料库存偏低,存在刚性补库需求,趁棉价下调逢低采购,成交略有恢复。据调查,5月纺织品产量环比增加,纱线库存和布库存下降,纺织企业原料库存略有上升。
数据显示,5月,纺织品产量环比上升5.7%,同比下降12.4%;布产量环比上升了4.6%,同比下降13.6%;纱线库存35.96天,环比减少1.69天;坯布库存40.54天,环比减少1.58天。截至5月31日,纺织企业在库棉花工业库存量为59.01万吨,较上月底增加0.58万吨,同比减少27.23万吨。
3、纺纱集群:企业利润受挤 市场淡季已经到来
据纯棉纱集群企业反映,目前运行基本正常。国内棉价波动,企业以期货市场点价采购为主;外棉价格相对坚挺。受订单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等多因素影响,新增订单情况总体不容乐观,高支纱订单极少。产品库存继续加大至2个月以上,经营亏损加剧。预计美国打压新疆棉对市场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大。
据包芯纱集群企业反映,开工率基本在九成左右,半数以上的企业反映订单明显冷清,下游拿货意愿较弱,成品价格持续疲软。原料成本较高,企业利润受到挤压。市场淡季已经提前到来。
据色纺纱集群企业反映,当前开工保持相对平稳,开台率约八成左右。色纺纱品种总体好于普通白纱常规品种,但价格较低,基本无利润。预计短期内市场较难改善。
4、安徽:棉纱及混纺产品亏损加剧 纺企负重前行
据安徽省多家纺织企业反馈,受外围利空因素影响,近期棉纱及混纺产品亏损加剧,企业经营压力增大。据某纺企负责人表示,目前内外棉价差逐渐扩大,导致一些使用进口棉加工产品的企业经营压力增加。另有一家以化纤为主的企业表示,目前小化纤原料到厂价在6000元/吨,大化原料价格在9000元/吨,由于近期化纤原料价格上涨,导致企业经营压力加大,该企业针织32支TC85/15的2号灰价格在16500元/吨,TC78/25的1.5号灰价格在18000元/吨。
5、郑棉延续弱势 纱线价格下调
据江苏、山东部分纺织企业反馈,由于棉纺织市场纱布价格的浮动一般都是紧随棉花原料调整,尤其是棉花价格波动幅度超出500元/吨以上时,大部分企业都会根据自身情况对产品价格作出调整。5月底,郑棉首次跌破21000元/吨时,有大量基差或在盘面成交。而后郑棉再破20500元/吨、20000元/吨、19500元/吨,至上周五(6月17日),收于19515元/吨,让前期购入原棉的企业很“受伤”,起初纺纱利润确实有所改善,但随着原料价格下行压力加大,纱线价格也持续下调。另外,即将进入酷暑季节,纺纱企业为避免高峰用电,同时为避开淡季影响,近期只能不断降价吸引下游客户。
三、行业动态和政策
1、USDA6月报告:全球棉花消费调减 期末库存增加
近日美国农业部发布了2022/23年度6月供需预测报告,该报告为2022/23年度第二次供需报告,与5月报告相比,6月报告全球棉花总产同比小幅调增,消费量同比小幅调减,期末库存量同比小幅减少。具体看,调增全球棉花产量4.5万吨,至2640.3万吨,增幅为0.2%;调减全球棉花消费量9.8万吨,至2646.2万吨,减幅为0.4%;调减全球棉花期末库存1万吨,至1802.2万吨,减幅为0.1%,整体看本次供需报告整体持稳,环比变化幅度不大。
2、2022年中国棉花实播面积同比增加2.5%
2022年5月下旬,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就棉花实播面积展开全国范围专项调查,样本涉及14个省(自治区)、46个植棉县(市、团场)、1700个定点植棉信息联系户。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全国棉花实播面积4428.1万亩,同比增加109.1万亩,增幅2.5%。
2022年,西北内陆棉花实播面积为3719.0万亩,同比增加144.5万亩,增幅4.0%。其中,新疆棉花实播面积为3690.4万亩,同比增加134.4万亩,增幅3.8%。
2022年,黄河流域棉花实播面积为427.1万亩,同比下降29.1万亩,降幅6.4%,较上年收窄17.6个百分点。整体看,各省份实播面积仍呈降势,其中河南省和山东省降幅分别为10.9%、7.7%,其他省份降幅均在5%以下。
2022年,长江中下游棉花实播面积为260.4万亩,同比下降0.6万亩,降幅0.2%,较上年收窄29.0个百分点。整体看,各省份实播面积“增少降多”,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同比分别下降3.4%、3.2%、2.2%。值得注意的是,湖北省同比增长2.9%,为近五年来首次正增长;湖南省也结束五年下降态势,转为同比持平。
3、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中试基地预计月底投用
近日从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中试基地了解到,该中心一期阻燃纤维中试线已进入联调联试的最后阶段,预计于6月底正式投入使用。据悉,创新中心中试基地建设标准高、任务重,仅一期阻燃纤维中试线就安装各类设备1000多台,试验检测设备近百台,完成20多万寸口管道焊接,使用各类型材近1000吨。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是全国第13家国家级创新中心,也是全国第一家由民营企业牵头组建的国家级创新中心,围绕功能纤维新材料、高端用纤维材料及纺织品、前沿纤维新材料等方向进行前沿性攻关。目前,该中心已经搭建起以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和国家级纺织品检测中心为支撑的技术创新供给体系。
4、大生集团赴三家高支纱企业揭牌
近日,大生集团领导分别赴山东滨州、聊城,安徽合肥三家高支纱工厂举行揭牌仪式。6月2日,大生纺织(合肥)有限公司举行揭牌仪式,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漆颖斌出席活动,6月8日、11日,滨州大生纺织有限公司、聊城大生纺织有限公司相继举行揭牌仪式,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包卫东出席活动。揭牌仪式的举行,标志着三家企业正式加入大生集团大家庭。至此,大生集团已基本全面完成三家高支纱企业并购工作,纺织主业拥有近100万纱锭,775台布机,262台倍捻机、烧毛机,拥有全国领先的高支纱生产基地和生产能力,公司规模跨三省,成为主业鲜明、产业多元的大型企业集团,被誉为中国纺织的“常青藤”。
5、新澳股份拟投资1亿设立浙江钛源纺织品有限公司
6月10日,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公司基于自身做大做强的企业发展需求,为布局总部经济,在公司本部所在地设立浙江钛源纺织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亿元,以自有或自筹资金出资,新澳股份持有其100%的股权。浙江钛源纺织品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针纺织品销售;针纺织品及原料销售;产业用纺织制成品销售;服装辅料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鞋帽批发;日用杂品销售;服装服饰批发;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等。
6、投资15亿元,苏州(固始)普宁纺织产业园项目签约
6月12日,河南固始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和苏州市吴江区广东商会签订“苏州(固始)普宁纺织产业园”项目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据了解,根据协议,苏州(固始)普宁纺织产业园计划投资15亿元,用地500亩,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20亿元,带动就业1500人。
7、两大巨头“开战”,阿迪正式起诉耐克
近日,阿迪达斯对其欧美地区最大的竞争对手耐克提起联邦诉讼,控告其侵权阿迪达斯多项移动应用程序和鞋靴技能的专利,详细指控内容以下:
1、阿迪认为耐克引以为傲的所谓Nike Adapt系统剽窃了adidas在2004年推出的「可在穿戴时感知并调解鞋子舒适度」的adidas 1鞋款;2、Nike的Run Club、Training Club等app侵犯了adidas相关方面的专利;3、耐克的SNKRS app侵犯了adidas容许用户在Confirmed app上「预订和采办限量版球鞋」的专利。
四、国内外要闻回顾
1、人民日报: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
人民日报发文称,10年间,我国民营企业数量翻了两番,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提高了12.7个百分点。我国民营企业500强营业收入门槛为235.01亿元,比2020年增加32.97亿元。98家民营企业资产总额超千亿规模,比2020年增加18家...“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2、加息75个基点!美联储“坚决承诺”将通胀率恢复到2%
为应对通胀飙升和金融市场动荡,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当地时间周三公布最新利率决议,将基准利率上调75个基点至1.50%-1.75%区间,为1994年来最大幅度的加息。今年3月,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从接近于零的水平上调了25个基点,开启了遏制通胀的紧缩周期。5月初,美联储又宣布加息50个基点。美联储表示,“坚决承诺”将通胀率恢复到2%,通货膨胀仍然居高不下,反映出与大流行相关的供需失衡、能源价格上涨、更大的价格压力;重申认为持续加息是适当的。
3、巴菲特午餐拍卖叫价已超过300万美元
股神巴菲特的最后一次慈善午餐拍卖已于北京时间6月13日10:30开始,于6月18日10:30结束。根据eBay网站信息,目前竞拍价已经超过300万美元。
4、IDC:预计2026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接近3000亿美元
IDC(互联网数据中心)近日发布了2022年V1版IDC《全球物联网支出指南》。根据IDC最新预测数据,2021年全球物联网(企业级)支出规模达6902.6亿美元,并有望在2026年达到1.1万亿美元,五年(2022-2026)复合增长率(CAGR)10.7%。其中,中国企业级市场规模将在2026年达到294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CAGR)13.2%。全球占比约为25.7%,继续保持全球最大物联网市场体量。
5、多地执行首套房贷款利率4.25% 刚需购房成本降至近十年低点
据不完全统计,继5月20日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超预期下调15个基点后,多地房贷利率也随之下调。截至目前,至少包括新疆、青海西宁、安徽蚌埠、江西九江、江西宜春、江苏苏州、天津、河南郑州、山东青岛、山东济南、内蒙古呼和浩特、河北唐山、江苏南通、广东惠州等地的首套房贷利率降至4.25%。
6、美媒:拜登告诉内阁成员倾向于放宽特朗普时期部分对华关税
有知情人士爆料,美国总统拜登上周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与内阁主要成员会面时表示,倾向于从特朗普时期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的清单中移除一些产品。相关的正式公告预计最早将于本月发布。据悉,拜登倾向于命令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启动一个正式的“排除程序”,以确定一些消费品(如自行车)是否应该被免除所谓的“301关税”,但不太可能涉及钢铁、铝等大型工业产品。
部分来源:中国棉花网、生意社、格隆汇、华融融达期货、棉花展望
编辑:中国纱线网新媒体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