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纶最早由德国拜耳公司研制,美国杜邦公司投入大批量生产。由于技术上的不够成熟,以及市场的开发不够,一直未能大批量生产,至20世纪末,才大量用于服装面料。近10年来,氨纶与其他纤维的包覆纱、包芯纱、合捻线织物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氨纶是一种弹性纤维,起始于上个世纪30年代,最主要的特点是高伸长和高弹性,能够改善纺织品的性能和风格,主要用于编制有弹性的织物,被广泛应用于织造各种游泳衣、内衣、紧身衣、游泳衣、运动衣、牛仔裤的弹性部分。
氨纶也叫聚氨酯弹性纤维,分子链中含有85%以上的聚氨基甲酸基,其分子结构为一个像链状的、柔软及可伸长性的聚氨基甲酸酯,通过与硬链段连接在一起,因而氨纶具有极强的可伸缩性,可拉长6-7倍,张力消失后又能迅速恢复到初始状态,是制作弹性面料的关键材料。
弹性:氨纶纤维有很大的弹性,一般情况下可拉伸至原长的4~7倍,在2倍的拉伸下其回复率几乎是100%,伸长500%时,其回弹率为95~99%,这是其它纤维所望尘莫及的。一般来说,氨纶纤维分子结构中,软链段部分的分子量越大,纤维的弹性和回弹率越强,聚醚型氨纶比聚酯型氨纶弹性和回弹率高;化学交联型氨纶的回弹能力较物理交联型好。
强度:氨纶因有弹性,不能用与其他纤维同样方法测试强力。当纤维受到拉伸,伸长到最大长度时,纤维变细,在这个细度下测出的强度为有效强度。由于氨纶的结构不同,其强力大约在4~5cN/dtex,而断裂强度干态为0.44~0.88cN/dtex,湿态为0.35~0.88cN/dtex。由于氨纶纤维的吸湿性极低(0.3%~1.3%),水对氨纶的增塑作用不明显,故其湿强力仅仅略低于干强力。氨纶纤维的断裂强度接近0.88cN/dtex时,其伸长能达到350%~600%。当然,氨纶的断裂延伸度大,其断裂功也很大。
耐热性:氨纶的软化点为205~210℃,150℃时发黄,190℃时强力下降,甚至发粘。所以氨纶织物一般的定形温度以不超过175~180℃为宜。由于织物的组织结构和氨纶与其他纤维的缠绕方式不同,一般包覆纱织物定形温度不超过180℃,包芯纱薄织物定形温度可达190℃,而包芯纱厚织物定形温度可达195~210℃。当然,定形温度依成品的缩率和弹性要求而定。国内的一般客户对成品的弹性无定量的指标,只要求成品织物略有弹力极可,所以定形温度的控制只根据成品缩率而定。如果成品有弹性指标要求,则应全程控制织物的弹性损失。设计工艺时,首先将坯布退浆后松式水洗,测定坯布的弹性回复(约25%~35%之间),再根据成品的弹性要求制定有效工艺。
染色性能:对于包芯纱、包覆纱以及合捻线,因为染色后氨纶几乎全部被外相纤维所覆盖,所以一般不用考虑氨纶的得色与否,但氨纶本身可用直接染料、还原染料、酸性染料、分散染料、活性染料等染色。但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的色牢度较差(特别是深色),如果氨纶纤维的裸丝或氨纶纤维未被外相纤维完全覆盖,就必须考虑氨纶的染色。
耐化学药品性:氨纶耐多数的酸、碱和化学溶剂,特别是聚醚型氨纶。不论是包芯纱、包覆纱还是合捻线,在染整加工如煮练、漂白、丝光时,氨纶大部分已被外相纤维所覆盖,裸露的表面积很小,所以可以采用外相纤维的染整加工工艺。
目前氨纶的生产工艺有四种,分别为溶液干法、溶液湿法、熔融纺、反应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氨纶纺丝工艺是干法纺丝,用该法生产的氨纶产量占世界氨纶总产量的比重高达80%。干法连续聚合生产工艺主要有聚合工序、纺织工序、精制工序三个工序。
近年来,氨纶价格有所下降,应用领域拓展到了卫生、医疗、家纺、车内装饰等领域,氨纶的市场消费量持续增长,应用市场不断扩大。而正因为弹力面料需求较为可观,以至于氨纶丝长时间处于持续涨价的处境中。
声明:本文由FS深圳服装展发布,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shionsource.cn/showinfo-82-2007-0.html
上一篇:瑜伽服面料和泳衣面料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