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服装智慧研究院作为此次论坛的主办方,在展会开幕之前,FS服装智慧商业研究院特聘跨境电商白鲸出海的CEO魏方丹老师,讲述硬核新观点!
—— 魏方丹老师 ——
2012年加入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成为改变魏方丹命运的重要事件。从创建QQ群“GOOGLE PLAY”到发现商机,开淘宝店赚取人生第一桶金。再从举办出海业务的线下活动,到吸引投资人上门,成立人生第一家公司。魏方丹从未想过创业,却机缘巧合成为泛互联网出海第一平台的创始人,与其说他是因为运气好,不如说他的成功是天分加努力的结果。
从光棍司令变身CEO,魏方丹经历了创业的阵痛,几经摸索,最终确定了企业发展方向——白鲸出海,一家专注互联网出海的平台。目前,白鲸出海覆盖了近30万出海开发者,吸引入驻企业9000多家,并与巴林王国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始了Link World 的全球发展之旅。
白鲸出海在2014年7月、2015年6月以及2017年11月分别完成百万人民币级天使投资、千万人民币级A轮融资和千万人民币级A+轮融资。魏方丹对海外市场熟悉并已成功帮助不少企业成功拓展海外市场。
跨境电商是这一两年的风口
电商先前在我的认知里,觉得是格局已定。但是我请教了很多更资深的跨境电商人士,他们给的答复是:跨境电商还处于一个草莽阶段。
那既然是草莽阶段,这里边必然还有大量机会。比如说结合我们供应链的优势,有没有可能在海外做全球品牌,是非常细分领域的?就像我刚说了的,与其在国内打的头破血流,不如去海外市场“闯”另一番天地!
那么我觉得从供应链角度来讲,对于跨境电商服装行业很重要的是柔性供应链,其实柔性供应链存在已久,但是近年来随着电商兴起格外受到关注,柔性即“弹性”,Flexible,是指应对需求的不确定性而要求供应链具备足够的柔性,实现可大可小,小批量生产快速供应,大批量多批次翻单补货也应对自如,这是真正的弹性。
以SHEIN为代表的出海电商背后是典型的柔性供应链,中国的服装柔性供应链已经经历了5 波行情和牛市,每一波行情里,品牌对柔性供应链的需求都很强,但是直到出海,也就是SHEIN这一波,柔性供应链才真正作为新的基础设施发展成熟。
第一波行情是“传统线下品牌”上市后学习 Zara 做快时尚,在快时尚和供应链柔性化上的一次尝试,大概一年多,没有成功。
第二波行情是“传统电商品牌” ,在 2013 年左右,韩都衣舍等淘品牌兴起,有 " 更多款式、更浅库存、更低库存风险 " 的需求,但柔性供应链还是没有发展起来。
第三波行情是“网红品牌”,代表品牌是如涵。2015 年左右,淘品牌之后,网红来了。网红品牌相较于传统电商,款式需求更多,订单深度需要更浅,对库存积压风险管控要求更高,所以如涵这一波也要做柔性供应链,但也没有成功。
第四波行情就是以 SHEIN为代表的跨境电商,是它把柔性供应链培养成熟,变成了产业的一种新基础设施。SHEIN把服装产业的部分供应产能整合起来,推动实现了柔性化改造,使整个链条和生态成熟和发展起来。
第五波行情就是现在风靡的各大平台直播,以抖音、TIKTOK、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最大的输出平台,对于柔性供应链的需求更大了。
SHEIN为整个行业培养并且建立了成熟的柔性供应链体系,为行业建设了新的基础设施。基于这个新的基础设施,会有一批新的零售品牌出现,不同于传统的服装品牌试图基于传统供应链做改良而实现快反,新零售品牌完全基于新的基础设施而生,更有生命力。
服装行业是无人竞争的超级蓝海
柔性供应链是一种新的基础设施,在SHEIN 以前,成熟的柔性供应链只有 Zara ,很多人会把 Zara 在中国的供应商当成是柔性供应链,但是 Zara 在中国的工厂其实做的都是标品或普品,它真正的柔性供应链在西班牙。ZARA在西班牙集中了20家高度自动化的布料剪裁和印染中心,还自己成立空运货物配送公司,自主灵活掌控从市场调研、设计、打板,到批量生产、运输、零售的每一个环节,以最优成本更快适应市场中众口难调、快速变化的消费升级趋势。
观察各大服装企业公布的2018年年报,我国服装行业正在经历业绩触底之后的缓慢回暖,从产业到销售额整体处于平稳发展状态,然而,库存积压无疑是服装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硕大的“绊脚石”,僵化的传统供应链较大程度脱离了市场节奏,无法快速响应消费者的需求,最后往往让服装企业走向前端跟不上需求、后端积压大单库存的困局。
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多数服装品牌仍无法有效整合上下游供应链,原因在于,自建供应链无疑是件高成本的事情,把生产交给代工厂成为了中小服装品牌的第一选择,品牌的重心则在设计和营销上,与此同时,服装品牌牺牲掉了部分对供应链的控制力。部分具备战略性眼光和实力的服装企业,虽然也会着手改造自有工厂,却忽略了与市场端的智能化对接。
服装品牌需要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如果能够极大压缩单品从设计到上架的时间,便于服装品牌小规模尝试,随时追单。以国内的本土服装品牌的设计到上架平均约6-9个月时间为参考,如果上新周期压缩至2-4周,能够使品牌快速适应越来越快节奏的市场环境。
目前SHEIN在中国发展出了比较成熟的柔性供应链,这样的产能在中国出现之后,很快就被复制,柔性供应链产能开始溢出,虽然今天溢出的都还不是优质产能,但是会好起来的。
现在在全球范围内,柔性供应链第一次变成了行业的新的基础设施,这对于行业而言,这有历史性的意义!在新的基础设施上一定会出现一批新的品牌,他们完全基于柔性供应链而生,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第二是存量市场的机会。几乎所有的服装企业都想做柔性供应链,从美邦代表的传统线下品牌,到韩都衣舍代表的传统电商品牌,到如涵代表的网红品牌,到现在遍地开花的直播,大家都需要柔性供应链,对于他们而言,像 SHEIN和 Zara 一样自建柔性供应链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未来产业的发展有很大机会,一定会有一批新的品牌出来。这批新品牌一旦成熟,中国以前的传统品牌,尤其是以时尚为主打的就会被颠覆掉。
声明:本文由FS深圳服装展发布,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shionsource.cn/showinfo-91-1799-0.html